不过,还是比不上他们在城里的收入。

    老汉听说,凉京人均收入,一个月差不多有二百秦币,这四个月就抵得上老汉一家子忙活一年了。“

    老汉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神情,“我跟我儿子儿媳说好了,今年让他们去城里,我跟老婆子在家带娃娃。”

    陆源道:“城内收入高,可消费也高,一年能不能攒下来一半都难说,哪有您这逍遥自在,什么都不用管,躺着就能数钱!“

    “您说的也不错。”老汉咧嘴笑了起来,俨然也很满意。

    二人又聊了一会儿,陆源这才告辞。

    牛汉道:“看到百姓过得好,臣这心里说不出得熨帖,只不过,陛下,按照这老汉的说法,一年才赚了八十二两银子,是不是少了点?”

    京兆发展很快,人均月收入,二十两银子,那都是几年前的新闻了。

    眼下人均月收入,四十两银子。

    陆源道:“一旦种田有暴利,你觉得还轮得到百姓吗?”

    牛汉一愣,随即回过味来,“是微臣想得太简单了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他们在村子里,有各项补贴,刨除成本,一年还能赚八十二两银子,已经挺好了。

    而今年,咱们有了复合肥,有了高产粮种,农人的收入,肯定还能增加两三成。

    可别小看这两三成,你自己以前也是种地的,应该知道,一年下来,家里还有余粮,就已经万事大吉了。

    而他们村子,还种了那些经济果树,等到果树结果子,这一年下来,收入又要多个两三成。

    赶明儿,购买了农用器械,解放了人手,这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。

    多出来的人口,去城里工作。

    你想,就算我在城里混得不好,回去了,我依旧有一口饭吃。

    再不济,我就踏踏实实的一门心思扑在农业上。

    我把土地收回来,我自己想办法赚钱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陆源顿了顿,“那老汉,其实还有一些没说,据我所知,他们村里还养殖了鸡鸭鹅。

    未来两三年,他们突破百两银子收入,不是问题。”

    牛汉点点头,“是我好日子过的太久了,一下子都忘了那些拼死拼活种地,吃不饱还要给地主交租的日子了。”

    老汉的收入,是在全家人吃饱穿暖的前提上额外的。

    这放在以前,谁敢想?